【石料中變質巖的種類及分布,巖石種類介紹】變質巖是巖漿巖或沉積巖通過地質上的變質影響而形成的巖石,所謂變質影響是在地殼內部高溫、高壓、赤熱氣體和深入巖石中的水溶液影響下,礦物再次再結晶,有時還可以生成新礦物,使初始巖石的礦物因素和結構結構出現變化而生成新的巖石。
通常沉積巖由于在變質時遭到高壓和重結晶的影響,形成的變質巖更為緊密,比方石灰巖或白云巖變質而成的大理石,砂石變質而成的石灰巖,均較初始的巖石堅固耐久,原為深成巖的巖石,通過變質后,常因出現了片狀結構,使性能惡化,比方由硅石變質而成的片麻巖,較硅石易于分層剝落,耐久性差。
石英巖的原巖可以是:單礦物石英砂巖、含泥巖、鈣質石英砂巖,膠體沉積的硅質巖,由硅質砂巖變質而成,變質后,石英顆粒和氧化硅膠結物出現再結晶,顆粒相互鑲嵌,結果均勻致密,礦物因素主要是結晶石英,石英巖的主要礦物為石英 ,可含有云母類礦物及赤鐵礦、針鐵礦等,其主要的化學因素是石英SiO2 。
石英巖的莫氏硬度高,吸水較低,耐久,是好性能砂子石原料,也是水處置理想的過濾材料,但莫氏硬度大,破碎麻煩,主要散布在遼寧、安徽、河南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陜西、青海、新疆、江蘇及浙江等地。
片麻巖:
片麻巖由硅石或其它巖石經深度變質而成,其礦物因素與硅石類似,擁有片麻狀結構或條帶狀結構,有鱗片顆粒變晶,主要由長石、石英、云母等組合,其中長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%,長石多于石英,片麻巖結晶差不多是燈粒或斑狀的,呈片麻狀結構。
片麻巖指礦物組合中長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%,其中長石大于25%的變質巖,沿片麻巖的片理易于開采破碎,但在凍融循環影響下,易成層剝落,通常制成碎石、石塊及砂石料等,用在地方性的通常建筑項目,主要散布在福建、陜西、遼寧、河南、新疆等地。
大理巖:
大理巖是一種變質巖,由石灰巖、白云質灰巖、白云巖等碳酸鹽巖石經地區變質影響或接觸變質影響形成,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組合,另外含有石英、玉髓、赤鐵礦、黃鐵礦等,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含量通常大于50%,有的可達99%,但處少數純大理石外,在通常大理石中常常含有少量的其余變質巖石,大理巖的化學因素主要由CaO3、MgO、SiO2 、Al2O3 、Fe2O3等。
由巖漿巖(基性巖—酸性巖)形成的變質巖中,SiO2 含量多為35%~78%,顏色較深,莫氏硬度大;而原巖為純石灰巖時,SiO2 則可減少至零,CaO則可符合50%以上,顏色較淺,莫氏硬度稍低。
廠家銷售部:400-700-2111
售后服務部:0373-4222222